建工行业基于其行业特点以及实务现象,存在很多实务操作风险,更需要全流程的一个风险防范,我们基于日常对建工案件的处理以及对建工行业的了解,就部分实务中易发、复杂以及较高风险的具体问题提出建议,期望对实务操作具有指导价值,争取至少做到100个问题对应100个建议。
1.甲方变更工程量,但是不签签证怎么办?
此种情况不要担心,做好以下几步就能拿到工程款:
第一步:保留变更、增加工程内容时甲方、监理与自己沟通的所有材料,包括但不限于通话记录、微信记录等;
第二步;记录施工过程,通过视频、照片以及实际投入等证明施工量和边界;
第三步:就变更事宜(包含工程量以及价格)报送监理确认,只要拿到监理确认材料,最终基本能获得支持;
第四步:就签证部分正常向甲方报送材料,先电子报送确认留痕,再纸质报送,留存送达凭证以及沟通材料;
第五步:以上工作如果到位,签证基本能够落地。自此留存全过程材料,能结算确认则已,不能结算确认则依法主张权利。
2.建设施工合同不能继续履行,陷入合同僵局如何破局、如何确权?
此种情况实务中比较普遍,僵局时间越长,双方损失都会加剧,做好以下几点,所有权利跑不掉:
第一步:双方尽可能形成继续履约或解约退场一致性意见,理性对待;
第二步:不能协商的情况下,应尽快就工程量、施工边界、工程质量等进行确认;
第三步:如果双方争议较大,则聘请公证机关参与,就现场工程量、边界、质量等问题形成公证文书;
第四步:尤其施工单位需制定时间计划,把握尺度,防止矛盾激化,防止给各方造成更大的损失;
第五步:在谈判解决不能的情况下,施工单位在证据固定的情况下及时抽身,制定诉讼策略,着手依法维权;发包单位沉着对待,预判后果,及时清场进场,尽可能降低损失。
3.为什么你的工程款要不到?
实务中工程款要不到无非以下几点原因,看你中签了吗?
第一种:干活不签约,过程不留痕。甲方不认量,监理不签章,材料一大堆,一看靠不上!
第二种:甲方实力不了解,工程转手三四遍。本想有活就有钱,未料骗子工程随处见!
第三种:签约不看内容,签字不管后果,待到工程结算,全部霸王条款。谈判诉讼都吃亏,只能当作做公益!
第四种:只管干活不看路,垫资垫料垫人力,约定工期六个月,一干干了三年半。窝工、损失一大堆,证据缺乏难索赔!
第五种:起诉不看主体,诉讼没有合计。只为走个流程,结果一败涂地。官司官司打不赢,诉讼成本一大堆!
第六种:前怕虎后怕狼,就怕失去关系变凉凉。十年八年才维权,官司一打又三年,等到裁判拿到手,甲方破产人开溜。
第七种:只看工程款,不看优先权,待到过期了,白白浪费钱!
工程有风险,入行需防范!诉讼风险大,怎能不筹划!
4.建设项目没签合同,没有图纸, 没有结算如何主张工程款?
经过我们代理大量案件,此种情况如果想要回工程款,需要做到以下几点:
第一,通过各种办法确认已完工程量,甲方签章,项目经理签字等皆可以,穷尽各种办法;
第二,尽可能确认施工边界,尤其是半拉子工程和中途退场工程,如果签章,确认过搞不到,就通过公证,视频,聊天记录等收集确认;
第三,收集并留存实际负担人、材、机投入的相关材料,做好谈判及诉讼准备;
第四,单方做好结算材料,及时报送甲方审核!如不配合则留存送达材料;
第五,以结算确认回款为目的,做好结算回款不能后的诉讼证据准备;
第六,需要寻找专业(有成功经验)律师,制定诉讼、保全、鉴定以及执行方案并贯彻执行!
以上六点做到,就能最大化确保工程款确认,最终案件胜诉并回收!
5.工程项目没有签合同权利如何保障?
实务中很多老板基于友好合作关系,未签约先进场,但是在进场后由于各种原因一直不能签约,如此情况下如何主张工程款,主张权益呢?
第一,想办法确定施工合意。实际事实合同也是合同,只要能通过过程材料确定施工合意,基本类似双方就施工事实进行初步协商约定;
第二,想办法确认工程量,这是重中之重。尤其工程案件中,在没有合同的情况下,如何证明工程量是核心,也是难点。故而在施工过程中要时时固定、确认工程量,通过过程文件、施工日志、报送材料、视频公证等手段;
第三,想办法确定施工边界。除工程量外,此类案件施工边界也非常重要。因为在没有合同施工范围以及工程量确认单的情况下,工程款量只能通过比较散的材料堆积,尤其半拉子工程和中途进场工程。想办法通过各种手段确定施工边界,尤其与量就能形成组合;
第四,想办法报送结算,为谈判留有余地。此种情况下,施工人更要想办法组织材料报送结算,但是因为合同没签是把双刃剑,在证明量的情况下审慎确定价格,为后期更大的谈判做准备;
第五,把握时间节点,防止现场灭失。我们就有案件项目在施工结束后被水毁,临建被拆除。所以关注项目现状,适时主张权利,以免失权被动;
第六,筹划诉讼方案,制定上中下策略。敢打敢进,尤其实际施工人,你发现可能会超乎预期;如果策略失误,不予重视,则可能被动甚至败诉。
6.工程项目没有签合同敢不敢施工?
工程项目没有签合同敢不敢施工呢,要分主体来看:
第一,站在甲方的立场上,没签合同不建议施工单位进场施工,除非能把施工单位拿得住,否则后期无合同约束,无任何甲方权利,项目管理、结算甚至诉讼都被动;
第二,站在施工单位立场上,不签合同可能有害有利。有害是因为没有施工范围,工程量、边界以及合意不好证明;有利在于无合同约束,只要能够证明合意、工程量以及边界的情况下,就能够更加主动,尤其在工程造价层面。
7.甲方、总包结算审计过于苛刻怎么办?
实务中很多项目约定最终结算经过甲方审计,但是审计过于苛刻怎么应对?
第一,依法依约研判。审计系基于事实、材料以及约定的审计,而非跳脱的审计,研究审计是否能立得住的,差距大小,进而判断衡量;
第二,巧妙应对审计程序。合同约定审计程序,如果预判审计结果可能不利的情况下,需要利用审计过程勘查现场、确认事实、提交材料、确认结果等节点主张异议及权利,防止被视为认可审计结果;
第三,适时强硬提出审计异议,并通过各种形式主张反应留痕;
第四,如审计确实苛刻难以接受,做好大胆诉讼以及导入鉴定的准备。但前提是就审计结果的不合理、不合约、不合事实以及未认可事宜提出相应证据材料;
第五,制定优良的诉讼以及鉴定策略,应对可能的各种答辩对抗,确保实现突破审计结果的裁判结果。
8.总包以单方结算或各方签署过程结算材料主张工程款如何应对?
此种情况看似离谱,但实务中屡见不鲜,就发包人而言,至少要做好以下工作或者准备:
第一,依法依约审定单方结算材料。这是此类问题应对以及解决的基础,按照工程实际来讲单方结算存在一定多算冒算的情况,根据审定结果,判断进一步工作,若差距大则做好强力对抗以及推翻的准备;若差距小则考虑其他;
第二,尽全力证明过程结算与最终结算的区别,尽可能促成继续审计甚至由施工单位提起鉴定;
第三,在鉴定推动不力的情况下,做好己方鉴定的准备以及说服裁判者接受,通过审理以及鉴定解决问题;
通过答辩、反诉工程量、质量、违约等形成对抗,进而促使案件平衡解决问题。